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
中国天气网 > 北京 > 首页滚动图

聊聊这个冬天让北京人操心的雪

【字体:   2018-02-06 19:53:24   来源: 中国天气网北京站

         一、北京的雪为啥这么难下?

        最近,全国各地朋友圈都在晒雪景,连厦门、云南都飘起了雪花,北京的雪却一直难觅踪影,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
        专家分析:这是由于2017年11月以来,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处于拉尼娜状态,受其影响西伯利亚高压阶段性偏强,东亚大槽强度偏强,冷空气势力偏强,京津冀地区主要受西北风控制;与此同时,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西、偏南,不利于南方的暖湿空气向北输送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在北京交汇,所以北京难以形成大范围明显降雪。

        小编翻译降雪的形成需要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作用,而去年入冬以来,影响北京的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很强势,南方暖湿气流进京无通道,没有暖湿空气与冷空气汇合,自然就无法形成降雪。当然这都是整个大气环流环境影响的结果。

        二、这个冬天来过北京的雪

        1、雪小也是初雪

        由于水汽条件差,这个冬天北京的降雪踪迹难觅,只有高海拔山区多次出现能让地面见白的飘雪,平原地区只有2018年1月21日夜间出现大范围降雪。但这次降雪过程因为主要出现在半夜前后,延庆、怀柔、密云、平谷、门头沟、昌平等地降雪相对明显,为小雪量级。城区和东南部地区,包括位于大兴区旧宫东的南郊观象台站均为微量降雪,即日降水量小于0.1毫米,这样的微量降雪在22日早晨已很难看到踪迹。但是按照初雪标准,全市20个人工站中有17个观测到降雪,已达到初雪日。

2018年1月21日 闫家坪观测站 拍摄者:夏常青

2018年1月21日 闫家坪观测站 拍摄者:夏常青

        关于初雪日的标准解读:大家都知道,北京三面环山,山区面积占到 62% ,在北京冬季气候条件和特殊地形的共同影响下,经常有高海拔山区出现降雪,而平原地区不出降雪的情况。那么这么大的北京如何记录降雪特别是初雪,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。

        为了尽可能科学地描述北京初雪,2011年北京市气象局规范了本市冬季初雪标准气象服务用语。规定初雪日应当是从当年10月1日至第二年5月31日为止,市域内第一次出现较大范围降雪过程的日期。这一标准强调了范围广和关键区,其中范围广是指“全市20个人工站中多于10个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”;关键区是指“城区5站(朝阳、海淀、丰台、石景山、观象台)均观测到有降雪现象;或城区5站中的3个或以上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,且至少1个站降雪量≥0.1mm”。

图片摘自宋英杰新浪微博

图片摘自宋英杰新浪微博

​        2、雪太小不被记录为“有效降水日”

        根据气象观测规范,某气象观测站出现日降水量≥0.1毫米记为一个“有效降水日”。南郊观象台建立于1912年,作为国家级气象观测站,是北京地区的代表站,参加全球常规气象资料交换。在北京地区气候资料分析中,一般以该站为代表进行历史比较。

        2018年1月21日这次降雪过程中,南郊观象台站为微量降雪,即日降水量小于0.1毫米。因此在统计有效降水日数时,该日南郊观象台仍记为“无”。

        小编翻译:记录是否为“有效降水日”北京均以南郊观象台为代表站,而不是全市平均情况。2018年1月21日南郊观象台日降水量小于0.1毫米,所以不被记录为有效降水日。

        三、今冬无有效降水日数已持续107天

        历史上南郊观象台最长无有效降水日达114天(1970年10月25日-1971年2月15日),近十年最长无有效降水日为108天(2010年10月25日-2011年2月9日)。

       自2017年10月23日至2018年2月6日,南郊观象台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已达107天。京城长时间无有效降水,持续风干物燥,森林和城市火险等级高,提醒市民朋友要特别注意用电用火安全,谨防火灾。同时,寒冷干燥的天气里,大家还要及时补充水分,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 预防感冒等疾病发生。

编辑: 中国天气网北京站
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中国天气网”。
收藏此页】 【打印

相关新闻

    气象服务

    气象服务热线
    拨打400-6000-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、建议、合作与投诉
   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
   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
    手机查询
   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
    关于我们- 联系我们- 帮助- 人员招聘- 客服中心- 版权声明- 网站律师- 网站地图- 商务合作- 广告服务- 手机版

    客服邮箱:service@weather.com.cn 广告服务:010-58991910
    Copyright©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(2008-2024)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
    制作维护: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、北京市气象局
    郑重声明: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    京ICP证010385-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-200500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