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
中国天气网 > 北京 > 首页滚动图

春天赏花摄影技巧

【字体:   2017-03-15 13:15:17   来源: 图老师  

    马上就要进入春天了,春天万物复苏,美丽的花朵也争相开放。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在景区都会让人忍不住拍摄漂亮的花卉,在拍摄的时候也是讲究技巧的,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2017春天赏花摄影技巧吧。
top1:了解花卉盛开的季节

  在拍摄花卉之前我们要了解花卉的盛开季节,就杜鹃花而言,一般盛开时期在五、六月。由于花季一般都不长,因此要掌握更精准的花况信息,才能尽情拍摄取景,这样才能够获得最佳的作品。

top2:观察光线角度

  我们在拍摄的时候,要主要观察光线的角度,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顺光能拍出曝光均匀及色彩鲜明的照片,但是这种方法不利于拍摄局部特写,反而逆光时能够表现花瓣通透度与视觉张力,拍摄出来的比较有立体感及生气。

top3:设定光圈与测光

  我们在拍摄花海、草原的时候,可以使用光圈,这样可以拍出大景的气势,光圈通常使用小光圈(F8以上)就可以了,这样可以取得较大景深,让细节更明确。平常在白天顺光或是顶光时,亮度较均匀,测光时以权衡式测光即可。若是逆光或测逆光时拍摄,花卉、草原较有立体感,但需注意天空部份容易过曝的反差问题。

春天赏花摄影技巧

top4:适时使用偏光镜

  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的搭配偏光镜用,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蓝天的色彩饱和度,还能够抑制住花朵与天空的反射光,让花朵的色彩更被强调出来。需要注意的是偏光镜不是万能的,一般在晴朗的天气使用偏光镜,效果会比阴天来得好。如果是晴天,可以将镜头方向调到和太阳位置呈90°的位置,然后转动偏光镜让其发挥最大效果。

top5:背景的处理

  一张好的图片,背景的处理是很重要的,背景在整张图片中起着陪衬和烘托主题作用,背景的处理方法是较多种多样的,主要分为两类。第一类是利用自然条件选择背景因势利导,就地取材。自然景物中,如天空、地面、草丛、湖水、树林等,都可以选作背景。第二类是人工布置背景,用彩色纸或彩色布衬托到花卉背景后就可以了。但背景用色纯度和明度都不能过高。通俗说法,就是颜色不宜过鲜,过浅,背景色的色相与主体花卉色相的关系以对比色和类似色为好。

春天赏花摄影技巧

top6:花卉近摄技法

  我们都知道花卉主要是近摄,也就是近距离进行拍摄,近摄的方法是在标准镜头上装接附加装置或更换其它镜头。通常我们在标准镜头上加装附加透镜。在不更换标准镜头的情况下,可用以下的办法进行近摄。在标准镜头前加装近摄镜(半身镜),加装后使物距缩短距离拍摄近摄镜通常规格有一号、二号,使用时可根据要求选用,也可同时使用。

top7:滤色镜的运用

  花卉摄影中我们可运用各式各样的滤色镜,这样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,我们可以用黑白摄影运用滤色镜,这样就是对被摄物体颜色的色光起着三大作用。也就是对色光起着限制,阻止和通过,从而改变在照片上的影调和层次。如红色的花朵与绿色的叶,不加滤色镜拍摄,红花改变为白灰的影调,绿叶呈灰赤,花朵就能够更突出地表现在画面中,就要加用物体相同或近似颜色的滤色镜,才能改变其影调,值得一提的是。使用各种带有颜色的滤色镜,一定要增加曝光量。而拍摄彩色花卉运用的滤色镜与黑白不同,它主要是使照片产生某种特殊的效果,达到艺术完美的统一。拍摄彩色花卉照片,建议多使用的滤色镜是柔焦镜,朦化镜中孔雾化镜十字镜、三棱镜,多影镜、魔幻镜等。

top8:春天赏花的注意事项

  1.安全行车。春季赏花要注意安全行车,因为春天是踏青赏花出游高峰,因此到处人多车多。

  2.安全踏青。春季赏花要安全踏青,花草丛中蚂蚁成群、蜜蜂成队、蜘蛛无数,尽量不要去碰这些昆虫,以免被蜇。

  3.文明赏花。在赏花的时候要文明赏花,不要伸手去拈花,不动手去摇花枝,另外喜欢拍照的朋友不要钻进花草丛中去践踏花草拍照,要爱护花草,严防花粉过敏。

编辑: 中国天气网北京站
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中国天气网”。
收藏此页】 【打印

相关新闻

    气象服务

    气象服务热线
    拨打400-6000-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、建议、合作与投诉
   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
   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
    手机查询
   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
    关于我们- 联系我们- 帮助- 人员招聘- 客服中心- 版权声明- 网站律师- 网站地图- 商务合作- 广告服务- 手机版

    客服邮箱:service@weather.com.cn 广告服务:010-58991910
    Copyright©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(2008-2024)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
    制作维护: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、北京市气象局
    郑重声明: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    京ICP证010385-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-200500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