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
中国天气网 > 北京 > 新闻动态

近期北京多冷空气活动

【字体:   2014-12-10 10:36:00   来源: 中国天气网北京站

中国天气网北京站讯  冬天是本市冷空气活动频繁之际,而影响本市的冷空气,其源头多数形成于极地与西伯利亚大陆,其范围纵横长达数千公里,厚度达几公里到几十公里。冷空气的过境会带来雨、雪、大风等寒潮天气现象。  

对于侵入中国的寒潮,主要来源于北极地带、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空气。这些地区,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,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,到处被冰雪覆盖,冷空气就像在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,越来越冷、越来越干,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,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,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,一有机会,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、倾泻,这就形成了寒潮。  

受到寒潮侵袭的地方,常常是风向迅速转变,风速增大,气压突然上升,温度急剧下降,同时还可能下雨、下雪,出现霜和冰冻现象。寒潮南下,在中国西北和内蒙古及北方地区常有大风沙天气。在淮河以北地区一般表现为少雨,偶尔有降雪。过淮河后,降水机会增多。在中国冬季,寒潮一般是每隔38天出现一次,但比较强大的寒潮,平均每年有4次左右。大致出现在10月底至翌年1月下旬,个别年份在2月下旬也有寒潮发生。当寒潮向南方大规模流动时,暖空气也随之“节节败退”,因此所经过的地区,首先要受到暖空气的影响,温度显著升高。如果所经过的地区原来就已经在暖气团控制下,那么在寒潮前面暖空气不断输送之下,也会出现温度猛烈升高的天气。因而经常在寒潮之前要暖和一两天。对于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如何,这要看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带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,中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。另外还受中国的高山峻岭阻挡的影响。

根据资料统计,95%左右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(70°~90°E, 43°~65°N)地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。这个地区就称为寒潮关键区。从关键区入侵我国主要有四条路径:

()西北路(中路)冷空气从关键区经蒙古到达我国河套附近南下,直达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。循这条路径下来的冷空气,在长江以北地区所产生的寒潮天气以偏北大风和降温为主,到江南以后,则因南支锋区波动活跃可能发展伴有雨雪天气。

()东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蒙古到我国华北北部,在冷空气主力继续东移的同时,低空的冷空气折向西南,经渤海侵入华北,再从黄河下游向南可达两湖盆地。循这条路径下来的冷空气,常使渤海、黄海、黄河下游及长江下游出现东北大风,华北、华东出现回流,气温较低,并有连阴雨雪天气。

()西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新疆、青海、西藏高原东南侧南下,对我国西北、西南及江南各地区影响较大,但降温幅度不大,不过当南支锋区波动与北支锋区波动同位相而叠加时,亦可以造成明显的降温。

()东路加西路 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,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,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,黄河、长江之间汇合,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,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,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。  

数值预报显示,目前亚洲中高纬多槽脊活动,自本市的西北方向不断有冷空气潜入京城,受其影响近期北风频繁,大部时间扩散条件不错。今天在轻雾转晴的天气中,白天到夜间有56级偏北风,其间阵风可达78级,最高、最低气温分别在5℃和-5℃。而未来两天,由于受到补充南下冷空气影响,在以晴为主的天气中,仍有4级左右的偏北风,白天的最高气温在3℃左右,夜间的最低气温则分别在零下4℃和零下7℃,天寒气躁,是流感高发季节,建议大家尽可能要少到人群比较聚集的地方去,防止感冒的进一步传播。但是还是要适当的注意户外运动,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适当的做一些活动,对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还是有好处的,同时适当的开窗,别因为空气太冷,老密闭着窗户,空气不流通,更容易造成身体不适,造成感冒。所以,适当的开窗通风,适当的天气条件好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,加强锻炼,合理饮食,戒烟,少饮酒,吃饭以清淡为主,这样对身体有好处。(孟俐俐)

编辑: 中国天气网北京站
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中国天气网”。
收藏此页】 【打印

相关新闻

    气象服务

    气象服务热线
    拨打400-6000-121进行气象服务咨询、建议、合作与投诉
    天气预报电话查询
    拨打12121或96121进行天气预报查询
    手机查询
   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陆中国天气WAP版查看各地天气资讯
    关于我们- 联系我们- 帮助- 人员招聘- 客服中心- 版权声明- 网站律师- 网站地图- 商务合作- 广告服务- 手机版

    客服邮箱:service@weather.com.cn 广告服务:010-58991910
    Copyright©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(2008-2024)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
    制作维护: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、北京市气象局
    郑重声明: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    京ICP证010385-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-20050053